周一一大早,合肥气温骤降,家住碧水源小区的朱女士惊喜地发现,家里暖和起来了。“今天大降温,但暖气提前来了!”11月17日早晨8点,合肥今冬供暖提前启动。然而就在一个月前,合肥才刚刚结束夏季制冷。从供冷到供暖,短短一个月间的无缝切换,考验着城市能源保障的应变能力。
寒潮来袭,0℃线日,合肥热电集团发布公告,宣布即日起陆续开始供暖热态调试,并定于11月17日8时提前全面启动今冬供暖。“按计量收费的统管用户可根据需求,随时开通供暖。”这已是合肥热电集团连续16年践行“看天供暖”承诺。
从夏季供冷结束到冬季供暖启动,合肥仅用了约一个月时间完成模式切换。今年9月5日,合肥热电集团发布公告,决定延长夏季居民集中制冷时间。直至9月23日,合肥才停止供冷,较法定供冷日延长了17天。
然而天气反复,10月9日,合肥热电又启动应急制冷。“这次应急制冷,持续到10月14日结束。”合肥热电集团管网运行公司副总经理蔡一明告诉大皖新闻记者,“相比往年11月中下旬开始提前供暖,今年的转换时间确实紧张不少。”
“虽然只相隔一个月,但我们的准备工作一直在做。”蔡一明介绍,为确保冷调工作高效有序,热电集团提前制定了详尽的《供热小区冷调试计划倒排表》,对辖区内供热站房实施了“清单化”管理。
“冷调不仅是对设备性能的检验,更是一次彻底的‘体检’。”据介绍,通过逐站、逐项排查,一方面紧密衔接前期电气深度检查成果,实现50项整改问题全部“清零”;另一方面组织电气专班对全部站房的电气及自控系统进行专项排查与清灰维护,从根本上提升系统可靠性。
针对往年采暖初期易发的“脏堵”“气堵”等问题,热电集团还总结“一站一策、一户一档”的经验,重点清洗过滤器近7000只,并对二次管网进行冲洗,从源头保障供热初期的水质洁净与水流畅通。
虽然做了充分准备,但供暖前的热调才是关键。“为了确保在17日早上8点达标供热,我们提前48小时开始热调,这比往年要长一些。”蔡一明说。
在这48小时内,热电集团将蒸汽送到站房,低温运行并逐渐升温。同时,各区所工作人员对单元楼道管道进行排气工作。“从开始供暖到温度达标需要过程,我们提前让系统运行起来,待供暖时间一到,大家就能感受到温暖。”
此外,合肥热电集团通过“厂-网-站-户”智慧系统,动态调节管网压力,确保用户家中温度均衡稳定。目前,合肥全市12.5万供暖用户已全部纳入智慧供热服务体系。
面对供暖初期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热电集团已构建起全方位服务保障体系:962666热线小时畅通,智能语音系统10秒内接听来电;管网服务人员全员在岗待命,冬供志愿者服务队随时响应;微信营业厅同步上线%服务可实现“指尖直达”……多部门协同联动,全力确保“暖流”如期入户、“暖心”服务到家。